蓬瀛仙館
寺廟內設有齋菜部,用膳後還可上香祈福及參觀廟內建築。
我們旅程的第一站就是蓬瀛仙館。由於我們當天早上要在學校上週會,到達粉嶺時都已經快兩點了,肚子餓得不得了。幸好,仙館是在地鐵站附近,一下天橋就到了,進入仙館後沿途有指示,指點我們去齋菜部,所以一點都不難找。
其實就跟飲茶差不多,跟那裡的嬸嬸說了六位,然後她問我們喝甚麼茶之後就開始看菜單了。很快就決定了要吃脆皮乳豬(當然是齋的那種)、西蘭花、XO醬炒豆腐、冬菇粉絲煲、三色炒米粉五道菜。等待上菜的期間,我們去了旁邊裝白飯跟粥;這裡跟茶樓不同的是,茶樓的「靚仔」(就是白飯)是逐碗算錢的,但這裡的白飯跟粥是自助式的,代表你可以任吃白飯跟粥,絕對可以吃到飽啊。我很興奮地拿了白飯就回座了,看見桌上有嬸嬸拿來了「醬油」跟椒鹽,於是很餓的我毫不猶豫就倒了「醬油」進白飯裡,準備來碗「豉油撈飯」,結果那是……醋!另一個準備「撈飯」的朋友嗅到了強烈的氣味跟聽到了我的哀號後就果決放下那碗醋了……
嬸嬸很快就上菜了,這裡容許我介紹一下各菜色。
脆皮乳豬很神奇地擁有「真」乳豬的香味,外皮吃下去也是很香脆,應該是用油炸過;至於豬肉方面畢竟不是真的肉,所以就只有魚蛋般的質感,彈彈的,吃太多還是會很膩,所以建議遊客來時應該叫多一點菜,仿肉的叫一碟就好了。一直吃的時候還是很感歎那外形的相似,還有那假可亂真的香氣。
西蘭花一直備受某位「藍色戰士」的喜愛,也是我們清理得最快的一道菜,幾乎上菜五分鐘內就已經吃光了。西蘭花的調味適中,吃下去菜汁都會擠出來,是難得健康但好吃的味道。
XO醬炒豆腐是重口味者的最愛,清理速度緊接西蘭花之後。也許是因為我很吃得辣,所以吃下來完全不辣;豆腐是先炸過的,所以口感有點像豆卜,吃下去沒有像蒸豆腐滑溜溜的感覺,一口一口咬下去非常過癮。沾著醬汁,我們把小菇(不知道屬於甚麼種類)和甜椒也清得無幾了,很厲害吧。
冬菇粉絲煲,不只冬菇,還有其他我叫不出名字的菇(所以說我們這一頓差點變成了全菇宴),是一道清淡、重點在於吃食材裡原汁原味的菜色。湯汁稠稠的,所以也有點像「菇羹」的感覺;吃之前要攪拌一下,不然就像我們一樣,吃飽了沒吃到粉絲,還因為忘記自己叫的是粉絲煲,看見粉絲的時候還驚叫了一聲。
三色炒米粉,我已經忘記了是哪三色了,只記得其中一色是芽菜(好像沒顏色吧)。不過芽菜跟米粉真的是天生一對,吃下去很爽口;可惜的是炒米粉時下太多油了,吃完後嘴唇都油光閃閃的。
吃飽後就結帳,準備開始在北區走來走去了;五道菜共二百五十多元,平均一道菜五十元,跟平常價錢差不多。
平常真的很少吃齋菜,我想我們幾年才吃一次吧,不過真的推薦予無論是素食者還是吃肉獸的你們。偶爾換個新口味,就可以在短短一個小時的用膳時間裡,感覺去了一次旅行。
特色之處:
寺廟內設有齋菜部,用膳後還可上香祈福及參觀廟內建築。
精明旅俠貼士:
應該叫多一點菜,仿肉的叫一碟就好
同邊個去 :
家庭
情侶
旅客
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