梧桐河搭訕之旅
和一般看風景、景點的旅遊不同,與當地村民交流可以真正了解社區網絡、歷史面貌、人情味......了解景物背後的內涵。和村民面對面的接觸, 是不能以看旅遊節目、遊記等他人的記錄來代替的。
如果你都係認為去旅遊唔單只係要去睇一個地方,更加要係去認識一個地方,咁依篇就係一篇啱你睇嘅遊記😉
要喺新界北區嚟一場深度旅遊,唔少人係會想探討香港農業嘅可能性。有關東北發展要犧牲農地,有人問點解農民唔可以去其他地方繼續耕種,而一定要留喺原本屬於佢哋嘅地方。如果自己一個去到東北,會睇到有唔少嘅農地已經荒廢,唔會明白農民既堅持;但是通過同當地居民嘅交流,就會發現一個地方嘅發展除咗取決於地理條件,社區網絡同樣重要。唔同人交流,就永遠都唔會知道當地嘅社區網絡係點樣。更加重要嘅係,通過人與人之間嘅直接交流,就會最清楚對方嘅諗法,知道出邊既世界對佢哋有點樣嘅誤解。透過交流可以明白一個地方點樣影響一班人,一班人又點樣影響一個地方。呢啲經歷係永遠都冇可能Google到。
第一次聽到貿貿然要同一啲三九唔識七嘅人傾計會有啲怯,不過只要鼓起勇氣,由say hi開始,就會發現其實無想像中咁難。記得第一日去到梧桐河一直都未夠膽同村民講嘢,所以周圍亂咁行,行到一個好靚但係又唔知係邊度嘅地方。嗰度啲屋好特別,全部都有好高嘅腳(大概係因為以前梧桐河經常氾濫,所以要起高啲預防啲水入屋)。我地見到有個伯伯係度洗菜,於是鼓起勇氣同佢傾計。伯伯話嗰個地方係冇名嘅,之後又向我地介紹佢嘅農地。其間有個婆婆走過嚟,講笑咁話以為我哋係政府官員嚟睇農地,然後就加入咗我哋嘅談話……傾到尾聲,婆婆話穿過香蕉林就可以返到梧桐河,於是我地道別之後就繼續我哋嘅旅程。
行下行下我哋見到一個好得意嘅牌,上面寫左「土丘」兩個字。好奇心促使下我哋跟住個牌行。行到最後我哋發現原來「土丘」係一間屋,探頭見到裏邊有好多木凳同埋工具,似乎係一個工作坊。我哋見唔到有人,不過就有幾隻狗圍過來「歡迎」我哋,於是我哋又走咗啦。 究竟乜嘢係「土丘」呢 ?點解佢地要選擇嚟梧桐河呢?
繼續沿梧桐河行 ,見到一個好靚嘅湖於樹木間若隱若現,好似發現咗一個隱世美景。被美景吸引,走入小道,睇下樹木之間到底收埋咗啲乜嘢。眺湖邊嘅小山坡,發現有啲黑色一點點郁嚟郁去。走近去睇,原來係小羊群!正當我哋係度諗緊點解會有一大班羊仔喺度嘅時候,有一個伯伯由小道走咗出嚟。我地行前,想同佢傾吓計,發現原來佢就係牧羊人!牧羊人話羊仔平時都唔洗點理,放喺山頭等佢哋自己食草就得,所以我哋頭先就會見到一啲羊仔喺度冇人理。唯一需要牧羊人嘅時間就係黃昏時段,趕羊仔去食晚餐。傾談時佢提到原來蘋果日報之前訪問過佢,當時係羊年所以訪問牧羊人。
走入唔同村落嘅時候,發現有唔少嘅地方已經被荒廢,有好多嘅村民睇到呢個情況都覺得非常之無奈。令佢地更加無奈嘅係有唔少人因為呢啲荒廢嘅土地、呢啲既定事實而去否決梧桐河一帶農地嘅價值,而唔去諗究竟一開始係乜嘢令依一啲土地荒廢。如果唔經過村民嘅解說,我哋亦都可能比眼前睇到嘅景物所蒙騙。正如梧桐河嘅斜坡睇落去好似好靚,甚至有人形容為好似《叮噹》裏邊一樣,估唔到香港會有卡通片裏邊一樣嘅情景。但是透過同當地嘅農民交流,先至會知道原來梧桐河嘅斜坡工程破壞地下水,嚴重影響農地。原來有陣時我哋認為係美麗嘅景物,背後可能有一段等待被聽到嘅辛酸故事。我哋單純用眼去看景物嘅表面,而去唔查探背後的故事,我哋所旅遊嘅,就只係我哋嘅幻想世界。
走入馬屎埔村,見到一個農民正喺到收成農作物。佢話佢正喺到收成益母草,仲向我哋介紹益母草對身體嘅好處。農地載有的,除了是農作物,更是一種生活模式。捍衛最後幾片農地嘅背後,原來有農民因為官司飽受精神情緒困擾,法律未能為佢地伸張,又看見身邊一片又一片土地變成廢墟,令部份農民意志消磨。
繼續行,行到去村口,就係馬寶寶社區農場嘅入口。係門口我哋遇到一個大學生,今晚佢都係揾馬寶寶嘅成員去做訪問。佢話佢希望透過呢個訪問可以知道更多關於城市規劃嘅得與失。透過聽人地提出嘅問題,我哋可以知道其他人又係喺一個點樣嘅角度嚟睇同一件事。更加可以發掘一啲我哋未諗過嘅問題。當被問到而家已經有咁多既定事實,馬寶寶嘅工作又係咪真係可以對抗現實呢?馬寶寶嘅成員話佢地只係做緊一啲佢地講得啱既野、一定要做嘅嘢。反問大學生,難道唔成功就唔做?
如果你問點解一定要親身嚟到北區旅遊,馬寶寶嘅成員比左一個好好嘅答案俾你:唔好輕易去信別人嘅說話,要親身感受。任何傳媒都有佢嘅立場,任何人接收同發放訊息都受自己立場所影響,只有親身去接觸先有可能睇到事實嘅全部。而且人與人之間要建立聯繫,互相先會真正明白大家。北區更加係一個空氣清新、人情味濃嘅地方,好適合香港人去唞啖氣。當你見到農民種菜、買菜,最後一棵新鮮嘅菜變成你肚中嘅食物,農業就會係你心目中建立意義,你先至會將農業聯系到自身,發現原來農業同自己密不可分。
作為一個遊人,我哋又可以做啲乜嘢幫助呢個社區呢?馬寶寶嘅成員坦言佢都唔知道,希望嚟過嘅人都可以集思廣益。佢見過有唔少遊人返到嚟出一分力。例如我哋之前去到過嘅土丘,經過過嘅鄉土學社,都係去過馬寶寶嘅人,希望可以出一分力,於是成為咗呢個社區嘅一部份。村落周圍嘅屋上面嘅壁畫,都係社區以外嘅人為村民畫嘅。村民話見到呢一啲色彩繽紛嘅畫,就好似令本來冇乜希望嘅村落又再次充滿色彩。如果覺得接觸農村好似一件好遙遠既事,可以有簡單做起。例如馬寶寶逢星期三同星期日都有農墟,可以向農民買新鮮蔬果,同農民有親身嘅接觸。或者可以參加導賞團,等一個熟悉呢個地方嘅人向你講解呢個地方。最自由嘅方法,就當然好似我哋咁,周圍同村民搭訕,由一段一段嘅傾談,建構一個完整嘅社區面貌。
特色之處:
和一般看風景、景點的旅遊不同,與當地村民交流可以真正了解社區網絡、歷史面貌、人情味......了解景物背後的內涵。和村民面對面的接觸, 是不能以看旅遊節目、遊記等他人的記錄來代替的。
精明旅俠貼士:
同邊個去 :
情侶
朋友